清晨的早餐摊飘出诱人的香气,执法队员轻声提醒摊主规范摆放;午间商圈的停车泊位线清晰可见,指引车辆有序入位;傍晚的烧烤摊滋滋作响,油烟被净化设备悄悄过滤;凌晨的清扫车驶过街道,为城市拂去一天的尘埃……在亳州高新区,这份既充满烟火气又井然有序的日常,藏着城市治理的细腻巧思。当市井活力与宜居体验在此和谐共生,一场“烟火气”与“宜居感”的双向奔赴,正通过城管部门的精细治理徐徐展开。
守好“烟火气” 护好“清新风”
炎炎夏日,华灯初上时,街头巷尾的烧烤摊、大排档便热闹起来。三五好友围坐一桌,烤串滋滋冒油,冰啤酒碰撞出清脆声响,烟火气顺着晚风弥漫开来,俨然为这座城市注入了鲜活的市井活力。
然而,当诱人的烧烤香气弥漫时,相伴而来的油烟问题也可能成为邻里的烦恼。亳州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队的队员们深知这一点:“不能简单一关了之,要找到两全之策。”近期,亳州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治理行动,按照登记台账逐户摸排辖区内大小餐饮门店,重点检查油烟净化设备安装是否规范、使用清洗情况是否及时,并多次发放整改通知。
“老板,烧菜的时候可千万别再忘记打开这个油烟净化器了。”7月22日晚,亳州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带着“餐饮油烟规范排放”宣传手册走进了辖区一家烧烤店的后厨。执法队员一边指着手中的“餐饮油烟规范排放”宣传手册,一边翻开检查记录本:“您看,前几天有市民投诉说油烟飘进家里,窗户都没法开,症结就在净化器没及时打开。”
餐饮店王师傅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最近天热生意好,一忙就顾不上这些细节了。”执法队员拿出随身携带的螺丝刀,帮着检查设备线路:“您看这滤网都积油了,不仅影响净化效果,还存在火灾隐患。我们带了清洗指南,您照着做,既环保又安全。”这样的“上门服务”,在餐饮油烟专项整治行动中已成为常态。
队员们在宣传法律法规的同时,耐心讲解油烟的危害和科学治理的必要性,切实增强了餐饮经营商户的法治意识和文明经营理念,通过“管理+服务”的方式,引导广大商户自觉参与油烟净化工作,确保餐饮油烟达标排放。
据了解,亳州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餐饮油烟治理全域覆盖,拧紧污染防治“安全阀”。组织执法力量对全区1900余家餐饮饭店、企事业单位食堂开展“地毯式”排查,累计发现油烟净化设备未正常使用、清洗维护不到位等问题469处。通过“宣传教育+执法倒逼”双管齐下,目前所有问题均已整改完毕。下一步,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油烟治理成效常态长效。
城管执法人员到辖区餐饮门店进行油烟净化检查。
疏堵巧结合 出行更从容
“以前逛街找停车位是个大难题,经常要绕好几圈才能找到,还有人直接把车停在人行道上,走路都不方便。”谈起停车问题,市民李女士记忆犹新。然而,最近她出门时发现,城区主干道和商业区周边新增了不少停车位,违停车辆明显减少,道路也变得通畅了。这一变化,得益于亳州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队今年以来开展的停车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亳州高新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兴区域,商业、住宅密集,人车流量大,停车供需矛盾一度十分突出。部分车主为图方便,随意将车辆停放在人行道、绿化带甚至消防通道上,不仅影响市容,还存在安全隐患。
“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亳州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支队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万达广场等商圈周边,以及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非机动车停放区等,并设置清晰的指示标识;另一方面,联合交警部门对长期占用公共资源的“僵尸车”进行清理,释放停车空间。
“您好,这里不能停车,请尽快驶离。”近日,在亳州高新区希夷大道,城管队员正对一辆违停轿车进行劝导。这样的场景,如今在城区各主干道已成为常态。
据了解,执法队对首次违停且情节轻微的车主以教育劝离为主,但对多次违停或拒不配合的车主则依法处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执法队累计劝离违停机动车2300余辆次,张贴违法停车告知单1600张。同时,针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执法人员采取“随手扶正”+“集中清理”相结合的方式,累计规范非机动车停放460起。
整治停车乱象,离不开市民的支持。今年以来,亳州高新区通过社区宣传、媒体曝光典型案例等方式,引导市民养成规范停车的习惯。“现在停车方便多了,大家也都自觉按规矩停车,城市环境变得更好了。”市民张先生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感受。
城管执法人员和环卫工人共同对垃圾桶周边位置进行精细化保洁。
精管提颜值 细治换新颜
当凌晨4点的城市还在酣睡时,亳州高新区的街道上的垃圾车已经开始工作了。身着橙色工装的环卫工人驾驶着车辆穿梭在静谧的街巷,开启了一天的垃圾清运工作,用辛勤付出守护着城市的洁净。
为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亳州高新区城管部门精准施策,根据不同区域垃圾产生特点制定个性化清运方案。针对居民区生活垃圾集中的特点,实行“早晚两清运”模式,同步做好垃圾桶周边保洁;在商圈和餐饮集中区,因午间垃圾增量明显,专门增加午间清运频次,避免垃圾滞留影响市容。
“机械化作业提效率、人工保洁补细节”是该区环卫管理的核心原则。城管部门对环卫车辆清扫频次、作业效率及公厕、垃圾中转站等设施维护实行量化考核,累计考核达14015分。严格的考核机制推动环卫作业质量显著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亳州高新区共清运生活垃圾6.75万吨,城区道路清扫保洁覆盖率、垃圾日产日清率均实现100%,市容环境“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
在建筑垃圾治理领域,亳州高新区同样下足“绣花功夫”。城管部门对全区94个居民小区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整治未密闭覆盖、围挡破损、乱堆乱放等突出问题。通过建立“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复查验收”闭环管理机制,57处排查出的问题点位已全部整改到位,有效遏制了建筑垃圾违规堆放现象,从源头减少扬尘污染,筑牢环境治理“防护网”。
从凌晨的垃圾清运到日常的精细保洁,从生活垃圾“日清日结”到建筑垃圾规范管理,亳州高新区用科学的管理、精准的举措和持续的坚守,让城市环境愈发整洁宜居。
城市管理就像绣花,既要守住秩序的底线,也要保留生活的温度。
从油烟净化器的规范使用到停车泊位的精细施划,从垃圾清运的准时准点到建筑垃圾的闭环管理,亳州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队用一个个具体的行动,让城市在规范中更有活力,在整洁中更有温情。这场“烟火”气与“宜居感”的双向奔赴,正在书写着现代化城市治理的新篇章。( 王文佳)